DT团队出品

《P4实验室系列》第二季

已经打开的潘多拉盒子—CCP病毒终极生化武器之谜的猜想


DT挖掘机说明:

好了,源自武汉的终极生化武器CCP病毒之谜该解开了,因为中共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而关闭潘多拉盒子的唯一希望是知道这个盒子之谜产生的前因后果,拨开被掩盖的真相,彻底铲除潘多拉盒子的掌控者,挖掉病毒产生的真正根源。如果不这样,肆虐的疫情不会终止,还会有更多的病毒出来,这是一场真正与魔鬼的较量。下面就让DT以想象的方式来演绎这个生化武器漫长的研发制造故事,故事里的人全部使用真名,请首先向他们致歉,因为CCP病毒背负了污名,如果没有诬陷,他们必将承担历史罪恶的责任,接受时间和历史的审判!因为,一切已经开始!

以下为详细内容:


挖掘和追溯这场中共与美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的起源是个异常复杂地挖掘过程,DT挖掘机在庞杂的资料挖掘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其中的线索,幸运的是,终于理清并找到了。之所以将这篇终结篇定义为一种猜想是因为展示的挖掘资料当然不是文贵先生所烧毁的绝密文件那种证据,而是公开的可以查询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需要的是一种解读和整理,挖掘出其中的关系、内涵,从而揭示出掩藏的真相,揭示这个被各种谎言层层掩盖的庞大布局。

在开始讲述故事之前,DT还是做做基本功课,这是整个终极挖掘的基础,也希望把这种经验分享给大家,出现更多的挖掘真相的挖掘机。

A 时间跨度 如果仅仅从一个时间点上看一件事情是挖掘不到内容的,比如前面文章中提到的各个时间点出现的事件:赵永芳之死、王延轶任职、郭德银回忆文章、2016年猪瘟事件,都是这样,必须按照发生事件的时间点去先后追溯,完成一种大跨度的挖掘。对饶子和的挖掘,就涉及到对他的导师赵良材院士的挖掘,时间上溯到上个世纪初,而对两人的挖掘时间点的追踪,则持续到现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只有这种大的世界跨度的挖掘才会发现不同时间点事物发展的内涵真相。同样,在追溯这场生化战争的起源上,我们的时间跨度就上溯到120年前的庚子年,甚至更早。

B 动机原因 “万事万物皆有因皆有果”,皆有果的这个果是果业也就是报应,而不是结果。中共是不信这句话的真正涵义的,他们只相信做事的原因,只关心事情的结果对自己的利益。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就是动机,这个原因动机推动着做事去获得这个结果。在挖掘这个组织什么时候杀人时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追查到这个因也就找到了结果,或者说挖掘到一个结果基本会知道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按照这个原则,再重新审视所挖掘到的文章、资料、事件就会不一样了,他们的产生原因会出奇的一致——这就是CCP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什么,就是中共国宣传的四项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就是党领导一切以及党通过指挥枪完成对一切的绝对领导权力,形成一种高度集权,一切都是党的,研究所、病毒资源、科技人才都是党产。只要触及到这个底线,威胁到这个核心,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他们就会露出真容,亮剑杀人。朝鲜战争、中越之战、89六四、王健、赵永芳之死、新冠病毒疫情无不如此。

根据挖掘资源的动机原因在一个大的时间段上追溯,关键点会连接起来,布局的过程自然会显示出来。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逐步揭开了整个巨大布局的初始面目,这就是真正的领导者是以江绵恒为代表的中共黑暗势力的集体行动——沉船计划的关键部分。那么,开始吧。

第一部分:中国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的起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纪年方法采用的是一种天干、地支的方法,六十年为一个甲子,也就是一个轮回,2020年按照这种纪年方法就是庚子年,奇妙的是,如果要追溯P4实验室的起源,我们必须回溯到120年前的又一个庚子年,也就是从那个时间开始,美国人开始拯救并亲自养育了这条“农夫与蛇”故事中的毒蛇。

庚子赔款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协和医院和清华大学都是美国用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建设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先看看庚子赔款的资料:(依据维基百科)

庚子赔款,又称庚子事变赔款、庚子拳乱赔款,简称庚款,是中国清朝政府在1901年9月7日与庚子事变相关其他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发起的庚子事变,引致八国联军出兵中国,因此被称为庚子赔款。

西方各国要求中国赔款的理由包括:

支付出兵战费及利息;

赔偿各国侨民、传教人员、商人及企业损失;

赔偿各国教会损失;

赔偿中国教民损失。

赔款数额

庚子赔款总额为关平银四亿五千万两,约合当时的3.33亿美元或7161万英镑或6.3亿日元或9.7亿卢布。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9亿8223万8150两)。

这笔赔款被称为“大赔款”。

还有17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教士、教民协商议定了纹银2227万2708两的地方赔款,其中538万6000两归入大赔款。地方赔款的实际支付额为纹银1688万6708两,被称为“小赔款”

在庚子赔款4.5亿两纹银的分配比例中,俄国所获最多,达2.84亿卢布(包括中东铁路损失7000万卢布、直接战费2亿卢布及利息1400万卢布,赔款衍生利息未计算在内),占庚子赔款总数的28.97%;其次为德意志帝国,占总数的20.02%;其他各国的分配比例为法国15.75%,英国11.25%,日本7.73%,美国7.32%,意大利5.91%,比利时1.89%,奥匈帝国0.89%,荷兰0.17%,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国各占0.025%。根据事后结算,赔款的总额是列强所损失的十倍到二十倍之间。

各国赔款分配比例,除考虑到出兵数量、战费支出多寡以及财产损失外,德国因其外交官克林德遇害故要求巨额赔偿。法国为中国天主教会保护国,因此其所得赔款(主要为“小赔款”)中,有一部分用于修缮被毁教堂,以及支付给中国遇害天主教教民遗属,作为抚恤金。

根据辛丑条约,以中国的关税、常关税、盐税作为赔款抵押。还本付息定在上海,由汇丰银行、德华银行、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正金银行 经收。次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分行,参加组成庚子赔款银行委员会。清政府的关税收入仅能偿还以前的旧借外债,庚子赔款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给各省、关,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捐税的不断增加,当时称之为“洋捐”。

这种地方摊牌“洋捐”,直接造成了1900年代全国的“抗洋捐”斗争300余起。

1905年由于国际市场上黄金上涨,白银下跌,列强认为中国以白银支付赔款的方式将给他们造成巨大损失,要求改用黄金支付。这就是晚清财政史上的所谓“镑亏”问题。1905年大清政府就向列强额外支付了当年的“亏镑”120万英镑,折合白银800万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奥宣战后,停止支付这两国的庚子赔款。同时沙俄宣布暂停“赔款”缓付5年。1924年5月,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1924年底,美国政府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对美赔款全数退还。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这种退回庚款的实际使用,除苏联外都由中外合组的管理委员会主持。实际上中国政府仍必须支付对美、英、日、法、比、意、荷、挪威等国的赔款,支付给这些国家把持的管理委员会以用于上述事项。直至1938年赔款支付终止,实际共支付赔款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6亿5237万)余两,折合银元则约为十亿元。

俄国退款

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帝俄决定将“赔款”缓付5年。1924年5月底取代帝俄的苏俄政府声明,庚子赔款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不义赔款,俄国决定放弃俄国剩余全部庚子赔款,提倡将放弃的赔款作为中国教育款项。

1904年,天津教案中烧毁的望海楼天主堂,使用庚子赔款按原貌修建。

法国仿效美国将赔款的一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年轻学生到本国留学。

法国于1919年将此笔部分款项,先行用来成立了高等汉学院。

1926年起,部分庚子赔款用来资助里昂中法大学(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培养中国留法学生。

英国退款

行政院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

英国政府从庚子款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在山西建立西学专斋,也就是后来的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这项拨款在李提摩太手里管理十年,十年之后(1910年)又交给了山西省当局。

而1926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

1931年成立中英庚款董事会。1934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南开大学捐资2万元,作为购置算学系设备。

1947年12月,中华民国行宪后,此直接隶属于行政院的机关予以更名,改名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同年废除。

日本退款

日本仿效美国将赔款的一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年轻学生到本国留学。此外又设立“东方文化事业会”,邀请中国学林耆宿续修《四库全书》,收书并著成提要若干。

美国退款

曾任美国国务院远东问题顾问的柔克义在得知大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的消息后,1904年底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拳乱赔款,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此举得到了美国部分上层人士的支持。

1905年,在中国驻美国公使梁诚与美方商讨庚款使用黄金还是白银支付方式时,获悉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于是梁诚放弃了使用黄金还是白银的争论,转而向美国政府提出“退还庚子赔款虚数的要求”,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

经过3年多交涉,中间虽因发生粤汉铁路废约之关系而生阻,但梁氏努力不懈,1908年6月23日美国国会终于通过退还庚子赔款案,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7月11日,美国核减赔款文告由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中国政府,其中说:美国决定以部分庚子赔款还赠中国,但贵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 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奕劻答复上述公文说:

体会新近贵国总统希望鼓励我国学生赴美入学校及求高深学问之诚意,并有鉴于以往贵国教育对于我国之成效,大清帝国政府谨诚恳表示此后当按年派送学生到贵国承受教育。

同日,外务部致美国公使馆函称:

从赔款退还之年起,前四年我国将次第派送一百学生;迨四年终局,我国将有四百学生在美,从第五年起,直至赔款完毕之年,每年至少派送五十名学生。

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辛丑条约中国应付美国赔款2444万778元8角1分,经老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退款”。“退赔款”也不是由美国退回,而是在原来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也就是说这笔款项每年仍必须由中国政府从各项捐税摊派中征收,交给美国花旗银行后,不受中国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学基金”由美国政府监督使用。为纪念罗斯福总统对清华立校的贡献,清华的西体育馆被命名为“罗斯福纪念体育馆”(Roosevelt Memorial Gymnasium),并在面墙上铸其雕像(1950年代被中国共产党方面作为“帝国主义侵略”象征被铲除)

1909年7月10日,为落实美国提出的庚款兴学计划,外务部、学部《会奏收还美国赔款谴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详细规定了派遣留美生的办法,包括:拟在京师设立游美学务处,由外务部、学部派员管理,综司考选学生、遣送出洋、调查稽核一切事宜。并附设肄业馆一所,选取学生入馆试验,择其学行优美,资性纯笃者,随时送往美国肄业,以十分之八习农工商矿等科;以十分之二习法政理财师范诸学。所有在美收支学费、稽查功课、约束生徒、照料起居事务极为繁重,拟专派监督办理。

1909年成立肄业馆。1911年4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设立该校目的是做为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留美预备训练,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熟习美国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政治等。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为留学美国的中国青年所建立的预备学校,也是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及位于台湾新竹的国立清华大学之前身。清华学校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的庚子赔款的比例分配。

1924年,美国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由于当时中国处在战乱时期,没有稳定的中央政权,美国政府委托由美中两国人士组成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管理退款,这次数额是25000美金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易名为清华大学,隶属教育部,不再是专门的留美预备学校,但仍在1929年遣派37名毕业生、考选10名专科生赴美留学。至此,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回落,此后3年没有再遣派留美生。自此庚子赔款的大部功用转而资助清华大学设校之所需。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用退还的赔款兴办文教事业,继续培养留学生并资助清华大学,还在1931年建立了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国立北平图书新馆”。这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的前身

清华将美国退款的使用剩余部分存放至美国银行设立“清华基金”。1949年,梅贻琦校长前往美国掌控此基金,后前往台湾新竹市复建国立清华大学,至今此基金利息仍每年由银行拨付给国立清华大学。

比利时庚子赔款

比利时于其皇家美术与历史博物馆(1929年)另行成立了高等汉学院。1929年,北洋大学主楼毁于火灾后,比利时庚子赔款出资用于复建。

依据上面的表述我们整理以下表格

庚子赔款一览表

赔款理由 序号    
  1 支付出兵战费及利息  
  2 赔偿各国侨民、传教人员、商人及企业损失  
  3 赔偿各国教会损失  
  4 赔偿中国教民损失  
大赔款(清政府) 总额 总额为关平银四亿五千万两,约合当时的3.33亿美元或7161万英镑或6.3亿日元或9.7亿卢布 关平银四亿五千万两
  本息合计 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9亿8223万8150两)。(至1940年) 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
小赔款(地方政府)   17个省的中国地方官绅分别与各国领事、教士、教民协商议定了纹银2227万2708两的地方赔款,其中538万6000两归入大赔款。地方赔款的实际支付额为纹银1688万6708两,被称为“小赔款”。 1688万6708两
赔款的分配   俄国所获最多,达2.84亿卢布(包括中东铁路损失7000万卢布、直接战费2亿卢布及利息1400万卢布,赔款衍生利息未计算在内),占庚子赔款总数的 28.97%
    德意志帝国 20.02%
    法国 15.75%
    英国 11.25%
    日本 7.73%
    美国 7.32%
    意大利 5.91%
    比利时 1.89%
    奥匈帝国 0.89%
    荷兰 0.17%
    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 0.025%
赔款的筹集来源 1901 税费抵押 中国的关税、常关税、盐税作为赔款抵押。还本付息定在上海,由汇丰银行、德华银行、道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正金银行 经收
  1902 税费抵押 美国花旗银行在上海设分行,参加组成庚子赔款银行委员会。清政府的关税收入仅能偿还以前的旧借外债,庚子赔款年额2121万余两摊派给各省、关,引起田赋、丁漕、粮捐、契税、当税、盐斤加价、关税、厘金、统税和各种捐税的不断增加,当时称之为“洋捐”
  1905 洋捐筹集。 这就是晚清财政史上的所谓“镑亏”问题。1905年大清政府就向列强额外支付了当年的“亏镑”120万英镑,折合白银800万两。
赔款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奥宣战后,停止支付这两国的庚子赔款。同时沙俄宣布暂停“赔款”缓付5年。1924年5月,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1924年底,美国政府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对美赔款全数退还。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国都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这种退回庚款的实际使用,除苏联外都由中外合组的管理委员会主持。实际上中国政府仍必须支付对美、英、日、法、比、意、荷、挪威等国的赔款,支付给这些国家把持的管理委员会以用于上述事项。 直至1938年赔款支付终止,实际共支付赔款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6亿5237万)余两,折合银元则约为十亿元。[2]
  俄国退款 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帝俄决定将“赔款”缓付5年。1924年5月底取代帝俄的苏俄政府声明,决定放弃俄国剩余全部庚子赔款,提倡将放弃的赔款作为中国教育款项。  
  对德、奥庚子赔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乃战胜国,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  
  法国退款 1904年,天津教案中烧毁的望海楼天主堂,使用庚子赔款按原貌修建。  
    法国于1919年将此笔部分款项,先行用来成立了高等汉学院。  
    1926年起,部分庚子赔款用来资助里昂中法大学(Institut franco-chinois de Lyon),培养中国留法学生。  
  英国退款 英国政府从庚子款中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在山西建立西学专斋,也就是后来的山西大学堂(今山西大学)。这项拨款在李提摩太手里管理十年,十年之后(1910年)又交给了山西省当局  
    1926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即派斯科塞尔来华制定该款使用细则。当时,胡适是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方顾问。  
    1931年成立中英庚款董事会。1934年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南开大学捐资2万元,作为购置算学系设备。1947年12月,中华民国行宪后,此直接隶属于行政院的机关予以更名,改名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会”  
  日本退款 日本仿效美国将赔款的一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年轻学生到本国留学。此外又设立“东方文化事业会”,邀请中国学林耆宿续修《四库全书》,收书并著成提要若干。  
  美国退款 柔克义1904年底向美国国务院提交了《减免部分拳乱赔款,资助清国留学美国》的建议书。  
    1908年6月23日美国国会终于通过退还庚子赔款案,将处置赔款全权付与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7月11日,美国核减赔款文告由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送达中国政府,其中说:美国决定以部分庚子赔款还赠中国,但贵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中国外务大臣庆亲王奕劻答复上述公文,并派唐绍仪为特使赴美表示谢意。  
    辛丑条约中国应付美国赔款2444万778元8角1分,经老罗斯福总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1078万5286元1角2分,从19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退款”。“退赔款”也不是由美国退回,而是在原来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也就是说这笔款项每年仍必须由中国政府从各项捐税摊派中征收,交给美国花旗银行后,不受中国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学基金”由美国政府监督使用。  
    1909年7月10日,为落实美国提出的庚款兴学计划,外务部、学部《会奏收还美国赔款谴派学生赴美留学办法折》。1909年成立肄业馆。1911年4月,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辛亥革命后改为“清华学校”。设立该校目的是做为留学生的留美预备学校。学生经过8年的留美预备训练,在完成基础学业的同时,熟习美国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政治等。毕业生直接进入美国大学三年级留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为留学美国的中国青年所建立的预备学校,也是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及位于台湾新竹的国立清华大学之前身。清华学校每年招考学生的名额.按照各省分担的庚子赔款的比例分配。  
    1924年,美国政府又宣布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美国政府委托由美中两国人士组成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管理退款,这次数额是25000美金。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将清华学校易名为清华大学,隶属教育部,不再是专门的留美预备学校,但仍在1929年遣派37名毕业生、考选10名专科生赴美留学。至此,清末民初的留美高潮回落,此后3年没有再遣派留美生。自此庚子赔款的大部功用转而资助清华大学设校之所需。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用退还的赔款兴办文教事业,继续培养留学生并资助清华大学,还在1931年建立了当时远东最先进的图书馆之一“国立北平图书新馆”。这是今天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的前身。  
    清华将美国退款的使用剩余部分存放至美国银行设立“清华基金”。1949年,梅贻琦校长前往美国掌控此基金,后前往台湾新竹市复建国立清华大学,至今此基金利息仍每年由银行拨付给国立清华大学。  
  对比利时赔款 比利时于其皇家美术与历史博物馆(1929年)另行成立了高等汉学院。1929年,北洋大学主楼毁于火灾后,比利时庚子赔款出资用于复建。  

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清楚地看到,A、在庚子赔款中,获利最多的是俄国和德国,美国排在第六位。B、除了俄国、德国外,庚子赔款均有退款,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C、最早提出赔款退款及使用方法的是美国,其他国家纷纷仿效。D、除了清华大学外,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图书馆、北洋大学楼(位于上海)均与庚子赔款有关。E、美国庚子赔款退款部分主要用于留美学生和清华大学、建立图书馆等教育事业,而与协和医院的设立没有关系。大多数国家的庚子赔款退款都是仿效美国的做法用于留学生的培养工作。

1909年9月,游美学务处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并于同年10月赴美国留学。

1910年8月,游美学务处在400余学生中招收了庚子赔款第二批70名学生赴美留学。

1911年8月,游美学务处又录取了第三批63人赴美留学。

在这批庚子赔款派美的留学生之前,中国的清政府还有派美留学的“幼童计划”,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首批官派留学生。

早年容闳曾留学美国,成为首名就读耶鲁学院之中国人。1870年,容闳倡议派幼童前往泰西肄业之计划,获其好友丁日昌赞同,并且得到曾国藩、李鸿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幼童出洋时平均年龄只有12岁,容闳亦被任命为留美学生监督及清政府驻美副公使。但随后数年,驻美公使陈兰彬不断地要求撤回学生,与容闳争论不休,李鸿章从中调停。

然而1881年,留学之事出现变数。李鸿章本欲该批学生进入军校就读,但美国政府当时只允许日本人就读军校,而拒该批学生于外,陈兰彬故主张全撤留学生。再加上留美幼童习染西洋风气,甚至归信基督教和剪辫,令保守的清朝官僚十分不满,上奏批评要求撤回。最终朝廷准奏,召回幼童。除了部分因病和擅自留美不归者外,其余均召回国授予职务。

虽然这次留学运动未能完满成功,但这一批留学生返国后对于中国现代化均有贡献。当中最著名者为外交官唐绍仪、刘玉麟、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香港行政局首任华人官守议员周寿臣等。庚子赔款退款留美学生之后,北洋政府亦有公派留美学生,主要以清华大学为主。这部分学生也得到庚子赔款各国退款的资助。

可以说,庚子赔款退款支持的以美国为主的海外留学生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也是中国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人才培养的开始。

庚子赔款退款所资助的留美、留欧的学生真正开启了古老中国的科技之路的大门,而他们或扎根国外或回国效力由此形成了强大的人脉和关系网,这就是“欧美同学会”的前身。关于“欧美同学会”对于中共的作用会在后面提到。庚子赔款的更多信息请参见DT挖掘机即将推出的《P4实验室第二季》外传之庚子赔款篇。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李提摩太,英国共济会的重要成员。1901年庚子事变之后,李提摩太建议美国等西方政府用一部分中国的赔款,在北京、山西等地设立大学,培养具有西化思想的人才。他认为庚子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西化模式的教育没有普及,如果教育普及的话,就可以减少类似这样的仇外事件他的这种思想代表了西方对中国认识的主要思想,这种思想也左右了将近100年的中西方关系,尤其是中美关系。

那么为什么中共国的主流知识分子总是将协和医院和清华大学和庚子赔款联系到一起,并且淡化并掩盖其他国家仿效美国退款支持中国的海外留学生的事实呢?答案就在协和医院的真实历史中。